中国古代诗人简介(57)

 

本页内容提要

庾  阐

岳  飞

岳  珂

 

余  怀

虞  集

庾肩吾

庾  亮

恽  敬

宇文虚中

虞  羲

庾  信

鱼玄机

虞  炎

庾  阐 

东晋作家。字仲初。颍川鄢陵(今属河南)人。他从小好学能文,仕至尚书郎。永嘉末,因母亡而不娶。咸和二年(327)苏峻叛乱,他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次年乱平,被任为彭城内史。咸康五年(339)出补零陵太守。后征还,拜给事中,卒年54岁,谥号“贞”。

庾阐今存诗中有不少描写山水之作,如《三月三日临曲水》“临川□曲流,丰林映绿薄,轻舟沈飞觞,鼓□观鱼跃”;《观石鼓》“翔霄拂翠岭,绿涧漱岩间,手澡春泉洁,目玩阳葩鲜”;生动有致,而先于谢灵运山水诗,所以范文澜认为“写山水之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文心雕龙·明诗注》)。他又有《游仙诗》10首(今残),其“层霄映紫芝,潜涧□丹菊”,“轻举观沧海,眇邈去瀛洲”等句,风格情调,均近似郭璞。

庾阐文在当时颇受注意。他的《扬都赋》因庾亮赏誉而盛传,但被谢安讥为“屋下架屋”的“拟学”之作(《世说新语·文学》)。他赴零陵、过长沙时所作的《吊贾谊文》,是寄慨抒怀的名篇。

《晋书·庾阐传》载庾阐有诗赋铭颂10卷,已佚。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存其诗21首,其文则存于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岳  飞 

南宋名将、作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幼年家贫,由其母亲自授学。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应募敢战士,参加守边。其后在抗金战斗中屡建功勋,历任武安军承宣使,荆南、鄂岳州制置使,检校少保。后进封公,拜太尉,授少保,任枢密副使。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岁暮(1142127日),被主和派权臣秦桧诬陷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后改谥忠武。宁宗时追封鄂王。岳飞诗石刻

岳飞在戎马征战中写下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作品。他的文章如《五岳祠盟记》、《谢讲和赦表》与《奉诏移刘豫》等,皆能于刚劲质朴的语言中,间用对仗排偶句法,议论正大,诚挚感人。他的诗如《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中的警句“马蹀阏氏血,旗枭可□头”,慷慨激切。他的词〔满江红〕、〔小重山〕二阕,或以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或以幽怨之情感人肺腑,一直为后世所传诵。只是〔满江红〕“怒发冲冠”一首,不见于岳飞之孙岳珂的《金陀粹编》中,至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精忠录》始加收录,故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今人夏承焘《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等文,皆对此词作者、作年提出疑问。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此词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实非后人所易伪托。岳飞石刻像

其著作《岳忠武王文集》10卷(包括卷首1,卷末1卷)。有乾隆刊本。

岳  珂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曾知嘉兴府,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1234)。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收嘉熙二年(1238)至四年(1240)的诗作共 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 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

岳珂另著有《□史》、《愧郯录》、《金陀粹编》等。《□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所编《金陀粹编》,收有《吁天辨诬》、《天定录》等资料,为岳飞辨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

所著《玉楮集》 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 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有清刊本。《愧郯录》15,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28卷,有《丛书集成》本。《□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濆 

唐代诗人。字子漪。生卒年不详。咸通二年 (861)进士,曾为泗州判官。

于□不满于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靡丽的诗风,曾作古风30篇以矫时俗,自号“逸诗”。他和邵谒、刘驾、曹邺等继承汉魏古诗和乐府民歌传统,以刚健质朴的语言,短小精悍的篇幅,积极反映民生疾苦,在唐末形成一个流派。他的诗仅存40余首,但内容丰富。如《塞下曲》:“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卫霍徒富贵,岂能清乾坤!”《苦辛吟》:“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古宴曲》:“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这些诗广泛而深刻地揭露唐末社会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锋芒逼人,抨击有力。清初贺裳《载酒园诗话》曾列举其《拟古意》、《塞下曲》、《长城曲》、《戍客南归》和《古宴曲》等,谓“如此数篇,真当备□瞍之诵”,给予很高评价。

有《于□诗集》1,都是五言古体。事迹见《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唐才子传》)

余  怀 

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他与杜□、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将其怅惘之情,溶入苍凉寥落的画面之中。朱□尊评此诗有“晚唐风格”,有一种“秋花”式的“幽艳晚香之韵”。尤其是明亡后,他对一代兴衰,发出千秋感慨,颇多凄丽之辞。他的六首感遇词,通过和王介甫、苏子瞻、陆放翁、刘后村等人的词作,形象地描写了在“故国倾覆”的情况下,一个“九分憔悴”、“心事成灰”的“江南游子”的悲哀。这些作品情感凄怆,词采清丽,颇为吴伟业、王士□所称道。

此外,他的笔记《板桥杂记》记载狭邪之事,共分3卷,上卷雅游,中卷丽品,下卷轶事。其自序曾阐述了以狭邪、艳冶之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认为:“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有过此者乎!”因此,极力渲染当年的繁华,以对照今日的凄凉,是这本笔记的写作上的特点。

著有《味外斋文稿》、《研山堂集》、《秋雪词》、《板桥杂记》、《东山谈苑》、《砚林》等。

虞  集 

元代文学家。字伯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其父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虞集至大都,任大都路儒学教授。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泰定帝时,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任奎章阁侍书学士,参加《经世大典》的编写工作。因虞集曾草诏说顺帝非明宗子,所以顺帝即位后,他就谢病回乡。

虞集与杨载、范□、揭□斯先后齐名,人称“虞、杨、范、揭”。虞集说:“仲宏(杨载)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范□诗如唐临晋帖,曼硕(揭□斯)诗如美女簪花(一作“三日新妇”),而他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据说揭□斯听到这种评论,颇不高兴,因为揭的诗写得是相当典重的。虞集诗歌内容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他在《挽文丞相》一诗中,对宁死不屈的南宋忠臣文天祥充满了哀悼,以至有人这样说:“读此诗而不泣下者几希!”文字亦流畅宛转。另有《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荥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说:“我因国破家何在,居为唇亡齿亦寒”,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因足成一章,并发其幽潜之意云》一诗,也流露同样思想感情。在《赵千里小景》诗中,他说“残云野水三百年”,也有凭吊宋亡的意思。虞集生二岁而宋亡,但由于元代民族关系紧张,以至在作品中表露出民族意识。

虞集有些诗还写及了民生疾苦,如《次韵陈溪山□履》、《杞菊轩》等。此外,他对元统治者推行的民族仇杀政策,颇表不满。他更多的诗是赠答应酬、内容空泛的作品。虞集生长在社会和平安定时期,他的诗词一般都写得清和淡远。一派承平气象,如《无题》诗表现一种朦胧的境界,《闻机杼》则呈现雅淡的画面,《腊日偶题》、《听雨》、《宫词》等给人一种安祥幽静印象。虞集的诗风格严峻,声律圆熟。

虞集的词作今存20几首,大都叙述个人闲愁情思,缺乏社会生活内容,景物描写亦平平无特色,惟〔风入松〕“画堂红袖倚清酣”引人注目,其中有句说:“杏花春雨在江南”,勾画江南景物,令人神往。杏花春雨本用陆游诗意而加以翻新。据说和他同时的诗人陈旅、张起岩都很欣赏这首词,而当时机坊还把它织在罗贴上,作为艺术品供人赏玩。

虞集的散文多数为官场应酬文字,颂扬权贵,倡导理学。当时宗庙朝廷的典册,公侯大夫的碑铭,多由他撰写。但也有一些书信传记文章,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情。如《陈□小传》写宋代进士陈□守常州以身殉城的事迹,褒扬其忠义。又如《答刘桂隐书》对刘氏不出仕,十分称赏,赞扬刘“霜降冰涸而松柏后凋,沙砾汰除而黄金独耀”。这里对忠于赵宋王朝的人物的歌颂和他在诗歌中流露的民族意识是相通的。

虞集还有一些散文表现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人情物理的深刻体会。《海樵说》着重阐明“大烹以养贤,推之使天下皆得其养”的道理,《医说赐易晋》强调医生应有仁爱的心肠,等等。著有《道园学古录》50卷。

庾肩吾 

南朝梁代文学家。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梁简文帝萧纲初封晋安王,庾肩吾为晋安国常侍。萧纲迁镇,庾肩吾也随同迁转,历任云麾参军,并兼记室参军。萧纲喜好文学,招纳文士,庾肩吾和徐□、刘孝威等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书籍,当时号为“高斋学士”。简文帝萧纲继位后,以庾肩吾为度支尚书。后侯景至建康,矫诏遣庾肩吾使江州招降萧大心,他乘机逃至会稽,转赴江陵,投奔萧绎,封武康县侯,《梁书》及《南史》庾肩吾传都未明记其生卒年和年岁。梁元帝27岁时所作《法宝联璧序》,记庾肩吾为48,可以推知其生年。庾信于承圣二年(553)封武康县侯,袭父爵,则庾肩吾当卒于此年。元帝萧绎为作墓志。

庾肩吾历任萧纲府中属官,当时盛行的宫体诗,他是推波助澜者之一。现存的诗文,多为应制、奉和、侍宴、谢启这一类酬应之作,但象“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句写景还很生动。他的《乱后行经吴邮亭》一诗,对侯景之乱也颇有悲愤之情。由于他讲求声律,有一些五言诗已经具备了五言律诗的雏形。

庾肩吾还是一位书法家,著有《书品》,叙述书法的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的特色,颇受后人的重视。

《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庾  亮 

东晋政治家、文学家。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晋明帝妻庾后之兄。永嘉五年 (311)被镇东将军司马睿征召任命为西曹掾,后转任丞相参军,封为都亭侯。东晋初年拜官中书郎。明帝即位后,庾亮曾以中书临领左卫将军,参与讨伐王敦叛乱的活动。太宁三年(325),与王导辅立成帝。咸和二年(327)苏峻、祖约起事,庾亮出奔浔阳,与温峤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击败苏峻、祖约。咸和九年,庾亮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镇武昌。他谋求收复中原,未成身死。

庾亮能诗。《诗品序》谓“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可见他也是玄言诗的作者,但其诗均不存。今只存几篇散文,《文选》收录其《让中书令表》。他感到自己身为外戚“领中书,则示天下以私”,因而“冒亲以求一才之用,未若防嫌以明公道”。推其用心,虽然是有感于前朝及本朝外戚专擅朝政而招致杀身灭族之祸的“前车之鉴”,但以国事为重的诚意,在表中仍灼然可见,文章写得明白晓畅,有异于一般典重的表奏之文。

《隋书·经籍志》载有“晋太尉《庾亮集》21卷”,今不存。其文收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恽  敬 

清代散文家。字子居,号简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在京师为教习,后历任新喻、瑞金两县知县。在任以廉洁、执法严、善治狱著名。因受人诬告,被劾去官。

恽敬早年从事考据、骈俪之学。后受桐城派影响,改治散文,但主张和桐城派不同;与同里张惠言、李兆洛,为同道,世称其文为阳湖派古文。桐城派专崇唐宋诸大家的散文,阳湖派要兼取骈文之长。恽敬嫌桐城派文内容薄弱,主张“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要“通万方之略”及统“事物之颐”(《大云山房文稿》二集《自序》),就是要在文中兼及考据与经世之学。但考据非他所长,他的经世之学也缺少新鲜理论,因此所作文章内容驳杂,反而削弱了文学因素。他喜欢韩非、李斯之文,所作风格峻峭廉悍,颇有雄刚之气,而情韵不及桐城派。《三代因革论》、《西楚都彭城论》、《辨微论》、《上曹俪笙侍郎书》、《坚白斋诗集序》、《游翠微峰记》、《游庐山记》、《答伊扬州书》()()等可为代表。

著有《大云山房文稿》初集 4卷、二集 4卷、《言事》2卷、补编1卷。

宇文虚中 

金代诗人。字叔通,别号龙溪。成都华阳(今成都市)人。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渡后任黄门侍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使金,被软禁。获释后仕金为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并被尊为“国师”。皇统二年(1142)金移文南宋、索其家属北迁。皇统六年(1146),上京会宁府的一部分宋朝俘虏密谋奉虚中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诏系狱,鞫治无状,仍被杀。

宇文虚中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写于两宋时的作品存留不多,诗较平谈,主要抒发个人的羁旅闲愁。入金被囚期间诗风一变,每多感愤之辞,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邪恨最深!”其他一些诗,如《上乌林天使》、《春日》、《己酉岁书怀》、《过居庸关》、《安定道中》等,或批评金人背盟,或写出塞、思乡之情,都较有内容和感情,与逃禅之类写消沉之思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

宇文虚中不以词名家,今存〔迎春乐〕《立春》、〔念奴娇〕两首,均写故国之思。

宇文虚中诗集不传,今存诗50余首,收入《中州集》和《全金诗》。词入唐圭璋《全金元词》。

虞  羲 

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子阳(李善《文选注》引《虞羲集序》),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传》)。会稽馀姚(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史称其“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南史》)。

虞羲的诗以《文选》所录《咏霍将军北伐》最为有名。这首诗写沙场烽火,如“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颇有气势。诗中歌颂霍去病伐匈奴的战功,并对他的早死感到惋惜,反映了齐梁间一些人希望北伐、平定中原的意愿。虞羲还有一首抒情诗《送友人上湘》写离别之情:“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汉广虽容□,风悲未可渡。”用典贴切,感情真挚。其他如《见江边竹》、《春郊》、《咏秋月》等,也有一些清丽之句。

《隋书·经籍志》录有《虞羲集》9,已佚。今仅存文1,12首,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庾  信 

南北朝文学家。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梁代诗人庾肩吾之子。他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随同庾肩吾及徐□、徐陵父子出入宫禁,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被称为“徐庾体”。他还曾出使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防守朱雀航,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因此被留在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诗歌成就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内心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从此永别了江南;同时从封建道德角度来看,不仅是屈事二姓,并且是在杀他“旧君”的鲜卑族政权下做官,还被引为“失节”。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也给他的家庭造成了许多不幸。这些因素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比较讲究,而内容则不免贫乏。他那时的诗中也常有写景的佳句,如:“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奉和山池》);“水流浮磬动,山喧双翟飞;夏余花欲尽,秋近燕将稀”(《入彭城馆》)等。他这一时期所写的抒情小赋如《春赋》、《对烛赋》、《荡子赋》等,辞藻华美,刻画一些妇女的心理也较细致,但笔力纤弱。这些赋中用了大量五、七言句,如《春赋》起首四句为:“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此赋末段也属这类句子,这些小赋和初唐歌行相似,在梁中叶以后的文人作品中,他的这些诗赋还算是比较好的。他还有一些诗则用典过多,缺乏真情实感。如《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一诗,虽仅八句,共用四个典故,而其他各句,也多化用前人作品句意。

庾信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但仍保持着喜用典故和注意对仗的特点,这是当时文风及他个人习惯使然,同时便于他在那种处境下吐露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他诗歌的代表作《拟咏怀》27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其中第三“俎豆非所习”、第四“楚材称晋用”两首,差不多每句都有出处,当是因为作者的思想不宜直言,只能用比兴或咏史手法来写。第三首的“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显然是倾诉自己迫于事势而不得不羁留长安的悲愁;第四首的“寓□非所寓,安齐独未安;雪泣悲去鲁,□然忆相韩”,则流露了乡关之思和对梁朝的留恋。第十一首“摇落秋为气”、十二首“周王逢郑忿”也较有名。如:“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是哀悼江陵陷落时被杀的官员和军民;“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既悲叹萧绎的败亡,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愤懑。庾信在创作这组诗的时候,为了避免触犯北周政权而采用了较为隐晦曲折的手法。这和当时一些人单纯追求辞藻而“竞须新事”有所不同。所以这组诗用典虽多,仍使人感到真挚而不至晦涩平板。

他的《和张侍中述怀》自称“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张翰不归吴,陆机犹在洛”,渴望“何时得云雨,复见翔寥廓”;《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中的第八首甚至说:“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这些诗句不但真切地吐露了内心的痛苦,而且流露出对北周统治者的不满。他的乐府歌行,也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写远嫁长安的金陵女子“回头望乡落泪,不知何处天边”,显然是自喻。《杨柳歌》写得比较隐晦,据清人吴兆宜说:“此篇多寓言,似为江陵之□而作”,从诗中“百年霜露奄离披,一旦功名不可为,定是怀王作计误,无事翻复用张仪”等句看来,此说似可信从。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中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确,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显得苍劲和沉郁,诗歌风格的变化,既与他在北方所作的诗中多身世之叹有关,也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如《郊行值雪》写北方的冬景,以“寒关日欲暮,披雪渡河梁”作结,颇有悲凉之气;《望野》写战乱后景象:“有城仍旧县,无树即新村”,虽很含蓄,但是把城乡残破之状写得很传神。他的《燕歌行》写围城中孤军苦战;《同卢记室从军》写北周齐王宪平北齐的战绩,都很真实而有气势。他还有一些诗句也写得清新可喜,对唐人五律有深刻影响。如“寒沙两岸白,猎火一山红”(《上益州上柱国赵王》);“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至老子庙应诏》);“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等。所以明代张溥说:“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庾开府集题辞》)庾信赠别友人的小诗往往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为历来读者所喜爱。如《寄王琳》:“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还有《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明人胡应麟《诗薮》评庾诗:“五言小诗,特有佳者,合处往往类盛唐。”(《杂编》卷三)这些诗虽然有时平仄不调,但已开五言绝句的先河。

庾信到北方后也写过一些内容不甚健康的诗,如《和赵王看妓》等。此外,他还写过一些应制之作及郊庙歌诗,可取之处不多。

辞赋成就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其中《枯树赋》纯用比兴手法,以树木自比,如用“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等拟人化的描写,引出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慷慨悲凉,富于感染力。《小园赋》和《伤心赋》亦自伤身世之作。《小园赋》,偏重写景,其中“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诸句平易如口语,在庾信辞赋中别具一格。《伤心赋》偏重于倾诉个人不幸,有助于了解作者的生平。他还有些赋艺术价值不如上述几篇。但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如《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二句,是唐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所本。唐代褚遂良书庾信《枯树赋》

著名的《哀江南赋》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篇用赋体写的梁代兴亡史和作者自传。从这篇赋中可以看出他对梁代的覆亡充满了悲悼和依恋之情。他在赋的前半,竭力渲染梁初的表面繁荣,对梁武帝不无溢美之辞。然而他也清醒地看出梁武帝及其大臣们一味崇尚玄虚,不顾现实中的危机:“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乘渍水以胶船,驭奔驹以朽索。”赋中对梁朝君臣纵容姑息侯景并在叛乱发生后继续采取错误的对策作了批评。他对那些掌握兵权的皇族不顾国难、互相火并的行径加以痛斥,特别对萧绎的忌刻和残忍作了尖锐的揭露:“既言多于忌刻,实志勇而形残,但坐观于时变,本无情于急难。”并指出萧绎在平侯景乱后又专力于翦除异己:“沉猜则方逞其欲,藏疾则目矜于己,天下之事没焉,诸侯之心摇矣”,终于自取灭亡。赋中还写到江陵陷落后军民惨遭杀掠的情况:“冤霜夏零,愤泉秋沸,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饥随蛰燕,暗逐流萤。”这些人“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许多人家骨肉离散:“况复君在交河,妾在清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有的人被迫流落他乡,“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至于在战乱中被杀害的人,更是不可胜数,“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象这样生动而真实地描写重大政治事件而又深深浸透着作者的故国之思及对乱离中人民的同情的辞赋,确实很少见。这是此赋历来为人们称道的主要原因。

骈文及其他 庾信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与徐陵齐名,而论者大抵以为庾高于徐。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与徐陵有相似之处。

庾信的骈文全是到长安后作,多为应用文字,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还有一些对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有较大价值。最为人传诵的是《哀江南赋序》。文中用了一系列典故,自伤身世,其中“日暮途远,人间何世”;“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诸句,虽有些字句在语法上略见小疵,曾遭人讥议,然而笔端富于感情,很是感人。另外,他的《贺平邺都表》中提到“二十八宿,止余吴越一星;千二百国,裁漏麟洲小水”,表示希望周武帝宇文邕统一中国。这说明他之所以依恋江南,除了传统的忠君意识外,主要还是乡关之思。

庾信的《拟连珠》均是优美的骈体短文,其中如“是以楚堑既填,游鱼无托;吴宫已火,归燕何巢”;“是以吴起之去西河,潸然流涕;荆轲之别燕市,悲不自胜”,都是借典故以自叹身世。他哀悼由梁入周的萧永,作《思旧铭》,有“所谓天乎,乃曰苍苍之气;所谓地乎,其实搏搏之土。怨之徒也,何能感焉”等语,简直是呼天抢地,十分沉痛。

历来论者,往往推崇庾信为六朝首屈一指的骈文家,这是由于他善于运用典故,纯熟地驾驭“骈四俪六”的语言格式,毫无生硬之感。但由于用典过多,又刻意求对,也不免出现一些欠通顺之句,曾为金王若虚等人指责。然而他有时用典却属于暗喻,如《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中写道宣帝宇文□杀宇文宪时说:“季友之亡,鲁可知矣;齐丧子雅,姜其危哉”,借《左传》中两个典故,指出北周王室骨肉相残,屠戮贤臣,还预见到北周灭亡的征兆。象这样用典,则无可非议。

庾信的文集据宇文□所作的序言说原有20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21卷,其中可能有一卷是目录,今存《庾子山集》已非宇文□作序和《隋志》所著录的本子,而是后人搜辑遗文重编。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12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6,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10卷本。稍后有倪□注本16卷。

鱼玄机 

唐代女诗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后因杀侍婢绿翘,为京兆尹温璋处死。

鱼玄机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因婚姻上的不幸遭遇,自伤身世,发生“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赠邻女》)。曾登长安崇真观南楼,睹新进士题名,赋诗有“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之句,可见其志向。

鱼玄机集中有寄李亿(字子安)诗多首,如《春情寄子安》:“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江陵愁望寄子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真挚缠绵,表达了炽热的相思之忱。其他如《卖残牡丹》、《江行》等,或寄托深远,或写景工丽。她的诗清浅婉丽,富有情致,可与唐代另一女诗人薛涛比美。

有《鱼玄机集》1卷。事迹见《唐才子传》。

虞  炎 

南朝齐诗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齐武帝永明年间曾受文惠太子萧长懋礼遇,官至骁骑将军。他的诗以《玉台新咏》所录的《玉阶怨》最为著名,其中“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两句曾被钟嵘《诗品》视为齐梁人学谢□的例子。另外有一首《饯谢文学离夜诗》是与谢□分别时作,诗中“清潮已驾渚,溽露复沾衣。一乖当春聚,方掩故园扉”诸句,写别后寂寞的心情,颇为真切。

虞炎还奉萧长懋之命,编纂鲍照诗文,作《鲍照集序》,虽然文采不甚出色,却是了解鲍照生平及其作品流传情况的重要材料。

虞炎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7卷,已佚。今存诗4,逯钦立已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玉阶怨》以外3首,均附见《谢宣城集》。文1篇,附见《鲍氏集》,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山间月诗社兴趣部落 山间月诗社 诗人驿站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域名证书 制作维护:山间月 2004年9月8日建站

网站地址:http://www.sjysg.com http://sjysg.com 邮箱:xyx1956@163.com

吉ICP备10201821号 吉公网备案220122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