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人简介(5)

 

本页内容提要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郑愁予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作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1986年,台北《文讯月刊》(第22期)举行问卷调查,被读者送到“最受欢迎作家”诗类之首,也是所有文类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问卷说,读者遍及各地区、阶层、行业以及生活形态迥异的“族群”。之后,《文学家》杂志与台湾大学生问卷,结果几乎相同。《文讯》的问卷并列出小说票数最多的人是张爱玲。另一由洪范书店出版的《随身读》系列,以销数论,台北《中国时报》与花旗银行合选的“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郑愁予诗集》是唯一被选入的诗集。台北《联合报》选出50年代的30部文学经典,《郑愁予诗集》列为诗类“前茅”。电脑选举,得票第一。“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审定的高中国文教科书选用我的两首诗,也是唯一的新诗。台湾自去年(1997年)起,在重新审定的高三国文课本里选用新诗,包括我的作品,我的诗进入了中学教室,也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怀旧和责任感。”他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2首,及诗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等2部。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作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诗人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任洪渊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37年夏历8月14日生于四川邛崃,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届毕业。著有诗与诗学合集《女娲的语言》、汉语文化诗学导论《墨写的黄河》、多文体汉语文化哲学《汉语红移》等。台湾出版《大陆当代诗选·任洪渊诗选》一辑。作品收入国内外多种选集。作品被选入国内外多种选集、年鉴、鉴赏词典。   任洪渊是当代文学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对他的诗歌的评论历年不断。刘再复、童庆炳、李元洛、张颐武、王一川、李怡、黄伟林、周晓风等文艺理论家、评论家都有长篇论文评论任洪渊的诗作。

    杨  牧

    杨牧,本名王靖献,台湾花莲人,1940年生。早期以笔名“叶珊”发表诗作,在现代诗坛中普遍被认为开辟了一条婉约的路子;一九六四年赴美后诗风渐趋雄健浑厚,长于叙事诗写作,文辞典赡雅丽,意象繁复纷奇,情韵醇厚,诗意深湛隽永,散文亦为人称颂。
    在一九七七年《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中,编者引介杨牧的文字,尤其代表了文学界对诗人的普遍认知:“杨牧是位‘无上的美’的服膺者,他的诗耽于‘美’的溢出--古典的惊悸,自然的律动,以及常使我们兴起对古代宁静纯朴生活的眷恋”。
    台湾东海大学第五届外文系,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和柏克莱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72年起改笔名为“杨牧”,曾担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东华大学教授兼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1996-2001)、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91-1994)、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副教授(1978-1979)、台湾大学客座教授(1975-1976、1983-1984)、美国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71-2002)、美国麻萨诸塞大学讲师、助教授(1970-1971)。王靖献早年以笔名叶珊写诗,并以絮语笔调写作散文,多记少年回忆、故乡花莲事物,结集为《叶珊散文集》,称誉于文坛,属台湾学府派的诗人和散文家,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擅长翻译和评论。创作不断,著名的诗文集有《水之湄》、《花季》、《灯船》、《瓶中稿》、《海岸七迭》、《禁忌的游戏》等;另散文集有《年轮》、《山风海雨》、《亭午之鹰》及《昔我往矣》等。   
    杨牧是台湾学府派的诗人和散文家。1960年由蓝星诗社出版杨牧第一本诗集《水之湄》,收录作品50首。与第二本诗集《花季》均为就读东海大学时期出版。杨牧除了诗集和散文集见长外,兼擅翻译和评论。

    叶维廉 

    叶维廉,1937年出生于广东珠海香洲吉大村,先后毕业于台大外文系,师大英语研究所,并获爱荷华大学美学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叶维廉在学术上贡献最突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是东西比较文学方法的提供与发明。他根源性地质疑与结合西方新旧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及危机,肯定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并通过中西文学模子的“互照互省”,试图寻求更合理的文学共同规律建立多方面的理论架构。著有《东西比较文学模子的运用》(1974),《比较诗学》 (1983)等。
    “北风/我还能忍受这一年吗/冷街上、墙上,烦忧摇窗而至/带来边城的故事;呵气无常的大地/草木的耐性,山岩的沉没,投下了/胡马的长嘶……”这是叶维廉21岁左右时写的诗,焦虑而孤独。叶维廉说,事实上,他就是在那种“庞大匆匆游魂似的群众中的焦虑与孤独里”,被逐向“生存意义”的求索而萌芽为诗人的。
    叶维廉是1937年呱呱坠地的,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他关于童年的记忆就是“战争的碎片和饥饿中无法打发的漫长的白日和望不尽的广东中山南方的天蓝”。那个时候,他始终无法尝到每天下午经过他们村屋茅棚边叫卖的泥黑的甜饼,他说:“妈妈,才五毛钱,给我一块钱好吗?”而妈妈只能在一天的小买卖后的疲倦里用泪水来支撑着笑来安慰他。
    12岁那年,叶维廉一家流亡香港寄居在舅舅家,由于父亲残废,母亲一个人的微薄薪水又无法支持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叶维廉的两个哥哥小小年纪就得出去工作,一个在监狱当守卫,一个在水族馆打工,但一家人依然收入拮据,甚至备受舅母和表哥表嫂的冷眼和酸言酸语。叶维廉说,那些“没有表情的脸,猜疑的眼睛,漠不关心,社交的孤立断裂,彻底的冷淡无情”,如同箭镞在他心中刻下了无形的伤痕,“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叶维廉开始了自己的诗歌生涯,他希望通过碎片重新组织一个理想的艺术王国。
    后来的叶维廉,以多重身份和成就蜚声国际:他是著名的翻译家,台湾最早的艾略特《荒原》中译本就是他翻译的;他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几十年之久,并协助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等建立发展了比较文学,但这些身份之外,叶维廉始终觉得自己首先是个诗人,诗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诗在我心里是第一位的,我一直未忘保留诗人的本能。”
    作为诗人的叶维廉,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而作为学者的叶维廉,取得的成就更加显赫,他“以一个文化边缘人的身份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新的评估”、“堪称比较诗学领域的翘楚”。   
    在叶维廉的诗学理论中,谈得最多的是“没有框限的道家美学”,在他看来,作为中国美学的根系,道家美学是一脉源远流长的活水,它滋润着中国诗学的美感经验,并使得这种美感经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彰显。他说,“中国语法有中国语法的意境,西方汉学家不大了解中国诗的意境,不懂得中国美学里的东西,甚至歪曲了中国美学的理念。”叶维廉认为,中国诗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原真的状态呈现了出来。比如说“鸡声茅店月”中,“鸡声”、“茅店”、“月”,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有远有近、层次错落,不像英文诗歌那样经常出现“我”,中国诗歌语法灵活,“我”是隐藏着的,三个名词组合在一起,就呈现出了一个未受规范和约束的本真世界,万物浑然一体,“我”已经融入这个世界当中;山水画也是如此,它不定下透视的方向、规定给人看的角度,讲究浮动透视、山水空灵,不论看哪个方向、哪个层次,都是独立的艺术空间。   
    叶维廉认为,西方的目的论很清楚,看到树就想到可以做木材,而道家美学可以培养开阔的胸怀,在生活上让人得到很多调整。“西方文化中存在诸多弱点,我们的艺术家和诗人不应该做出文化的弃权,应该抗拒西方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切割。我们能够容忍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消融淡化吗?我们可以容忍全球化的消费文化横扫一切吗?”
    在叶维廉的写作年表中,叶维廉曾经填下了这样一条:“1961年,和慈美结婚,结婚是一种定力”。叶维廉自己对“定力”的解释是,“从慈美柔弱的身体里发散出一股静而坚强的无限展张的力量,构成一把防御伞,敌住了我们爱与生命崎岖的行程中数不尽的无情的箭镞。”   
    叶维廉与慈美的爱情行程开始于1958年。在后来的年月里,这个叫做慈美的女人,为叶维廉营造和维持了一个得体的家,她不但深受经常迁离之苦,而且做了不少的自我牺牲,包括学业推迟了十年。叶维廉说,“她看着我,怕我陷入生命的种种陷阱。我的创作思维虽然看似复杂,但在生命严厉的现实里,我常常太过天真,太容易信任他人,好几次,如果没有她提醒,几乎破坏了我们悉心建筑起来的一切。”   
    叶维廉觉得,慈美唤醒了自己感悟事物的敏感度,仿佛让他童年记忆中的山水得以复活。叶维廉说,“我后来写的几本散文,包括《欧罗巴的芦笛》、《红叶的追寻》、《幽悠细味普罗旺斯》和《细听湖山的话语》,都有慈美的感悟抒情的印记,因为我们从那时开始共游已经快四十五年了,大体有共同的感受,看看她在瑞士少女峰拍的云山雪景,就可以看出相似的心音心印。”

    食  指

    食指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高中毕业。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两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1968年写下名篇《相信未来》,1969年赴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务农,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职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食指”——石维元(母亲) “石之子”。 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让他初尝人生磨难,知道未被录取,第二天头上突然长了许多白发。   
    1967年: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见到一条沟不叫沟、河不像河的水流,两岸已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河水,联想到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包括自己)在怎样的生活。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创作黄金年,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有意锻炼自己,当时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他挣到了二百元。   
    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山间月诗社兴趣部落 山间月诗社 诗人驿站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域名证书 制作维护:山间月 2004年9月8日建站

网站地址:http://www.sjysg.com http://sjysg.com 邮箱:xyx1956@163.com

吉ICP备10201821号 吉公网备案22012202000018号